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函知识 > 行业资讯

二审能提财产保全

二审能提财产保全吗?

在民商事审判中,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当事人申请的被保全财产采取的暂时性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能够得到实际履行。财产保全制度的设立,旨在通过对被申请人财产的暂时性保护措施,防止其转移、隐匿或毁损财产,从而保障申请人的债权在判决生效后能够得到实际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通常分为诉讼保全和强制执行保全两种。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的被保全财产采取的暂时性保护措施,以保证将来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能够得到实际履行。强制执行保全则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申请的财产采取的暂时性保护措施,以保障生效法律文书能够得到实际执行。

那么,二审能提财产保全吗?这是许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二审财产保全的相关问题。

一、二审能提财产保全吗?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财产,可以采取保全措施:(一)动产、不动产、货币、有价证券;(二)其他财产权。”由此可见,人民法院有权对各类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包括动产、不动产、货币、有价证券等。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未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

《民事诉讼法》百零四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需要转移财产、变更财产状态的,应当在申请人提供担保后立即执行。”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当在法定时间内作出裁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百一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一)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用于公共服务、生产经营的财产;(二)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三)已经依法抵押、质押的财产;(四)其他法律规定不得采取保全措施的财产。”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对某些特定财产,依法不应采取保全措施。

综上所述,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当在法定时间内作出裁定,并依法对某些特定财产不采取保全措施。因此,二审阶段,当事人仍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二、二审财产保全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当事人提出申请——当事人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情况紧急,需要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必须审查是否存在情况紧急的情况,是否需要立即采取保全措施保护申请人的权益。 申请人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对需要转移财产、变更财产状态的保全措施,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应的担保,以防止财产保全错误造成被申请人的损失。

此外,人民法院在审查财产保全申请时,还应当审查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保全的合法资格,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等。

三、二审财产保全的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百零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当事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后,立即进行审查。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应当审查申请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保全的合法资格,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是否属于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等。 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人民法院在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需要转移财产、变更财产状态的,应当在申请人提供担保后立即执行。 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后,应当立即由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四、二审财产保全的效力

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该保全措施将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不得转让、隐匿、毁损已被保全的财产。如果被申请人违反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请人必须承担继续进行诉讼的义务。如果申请人放弃诉讼或者在诉讼中隐匿、毁损已被保全的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小结

综上所述,二审阶段,当事人仍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的申请,应当在法定时间内作出裁定,并依法对某些特定财产不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该保全措施将对当事人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相关义务,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