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函知识 > 常见问题

离婚后保全孩子财产的协议

前言: 离婚是件辛酸的事,尤其当有孩子时,如何保障孩子的利益往往是双方头疼的问题。以下是一份离婚后为孩子保全财产的协议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处在苦恼中的父母,帮助孩子保全应有的财产。

主题: 离婚时如何保护孩子的财产权益

正文:

明确孩子财产范围

首先,需要明确孩子拥有的财产范围。孩子在双方婚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以及继承、受赠的财产,都应视为孩子个人财产。以房产为例,若房屋产权人是为未成年孩子,即便是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也应视为孩子个人财产。

保存相关证据

保存好相关凭证非常重要。例如,孩子财产的相关证件、账户信息、财产购入的发票或收据等。将这些凭证分类保存,以备将来需要时能迅速提供。如果是无形资产,如存款,则需保存相关账户信息、转账记录等。

制定财产清单

制定一份详细的财产清单,将孩子所有财产进行列举。财产清单应包括:财产类型、财产名称、财产现价值、财产份额(如果是共同财产)等信息。清单可事先由一方起草,并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另一方确认,或双方共同讨论完成。

确定财产托管方式

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孩子财产的托管方式。托管方式有几种:

由一方父母全权托管:由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一方全权管理和处置孩子财产,另一方放弃对该财产的管理权。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需要充分考虑托管方是否具有较强的经济管理能力。

共同托管:双方各指定一名代理人,由代理人共同管理孩子财产。需要双方充分信任所指定的代理人,且代理人需要有能力和时间进行有效管理。若双方对代理人有争议,可协商选择双方都比较信赖的第三方,或选择的财产管理机构。

司法托管:将孩子财产交由法院进行托管,由法院监督管理和处置。这种方式保障较好,但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且可能产生一定费用。

在约定托管方式时,还应约定托管方的职责、权限和责任,以及违反协议的相应处罚措施。

约定财产处置规则

在离婚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孩子财产的处置规则,包括:

需要经双方或托管方同意才能处置的情况,如出售房产等; 紧急情况下可独自行使的处置权,并约定情况发生后的告知义务; 约定孩子成年后对财产的处置权; 约定财产收益的处理,如投资收益、租金收入等。

添加财产保护条款

为保障孩子财产安全,可在离婚协议中添加一些财产保护条款:

禁止转让条款:约定孩子财产在一定时期内(如孩子未成年)不得转让、赠与或变卖,除非经双方同意。 追回条款:若发现孩子财产被一方恶意占用、转移或挥霍,另一方有权要求追回,并约定相应的处理方式。 惩罚性赔偿:约定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中的财产相关条款,另一方可要求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并明确赔偿金额或计算方式。

真实、完整地披露财产

诚实地披露孩子所有财产是保障孩子财产权益的前提。在起草离婚协议时,双方应本着真实、全面、透明的原则披露孩子财产情况,不可有任何隐瞒。若一方故意隐瞒,另一方有权要求撤销协议,或寻求法律帮助,追回被隐瞒的财产。

寻求帮助

财产协议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为确保协议合法有效,建议寻求律师帮助,起草、审查相关协议内容。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到公证处进行公证,或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以获得更强的法律约束力。

后续跟进

协议签署后,建议定期审查孩子财产情况,以及托管方的托管情况。在孩子成年前,双方应保持良好沟通,必要时对协议内容进行修订。

案例分析:

小明父母离婚时,父亲小李将家庭房产全部写到了小明名下,并约定由小明母亲代为看管,直到小明成年。但小明母亲因投资失败,将房屋抵押贷款,导致终被银行收回。小明向父亲索赔,但小李称自己并不知情,且离婚协议中约定由母亲代为看管,与自己无关。终,法院判定小李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因为他未尽到作为父亲对孩子财产的保护义务,应为母亲的过错承担连带责任。

结语:

保障孩子离婚后的财产权益,需要双方父母的充分配合和诚意。希望上述协议范本能帮助到各位父母,为孩子建立一份有效、安全的财产保障。在确保孩子权益的同时,也为双方未来生活划出明确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