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函知识 > 常见问题

担保人可以被保全财产吗

担保人可以被保全财产吗?揭开担保人的权益保障面纱

在现实生活中,当债务人无法履行其债务义务时,担保人往往会成为债权人追偿的对象。但担保人本身也可能有自己的财产和权益需要保护。那么,担保人可以被保全财产吗?当担保人的财产被保全时,又有哪些权益保障措施呢?

担保人可以被保全财产吗?

在司法实践中,担保人确实可以被保全财产。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百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担保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以确保将来的判决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担保人的哪些财产可以被保全?

担保人的财产并非全部都可以被保全,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百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财产保全措施,应当依照下列规定:

人民法院适用财产保全措施,应当根据请求保全的财产与纠纷的性质、数额以及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程度,确定保全的财产项目和数量。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不得超过请求保全的数额。但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人民法院冻结被保全人的银行存款、金融机构的债权或其他货币性资金的,应当明确具体数额。

因此,担保人可以被保全的财产主要包括:

动产:如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 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 银行存款、金融机构的债权或其他货币性资金。 其他有价证券或财产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在保全担保人财产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不得超过请求保全的数额,避免对担保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担保人的财产被保全时有哪些权益保障?

担保人的财产被保全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百五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造成被保全人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那么,担保人在其财产被保全时,享有哪些权益保障呢?

申请复议或异议:担保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异议。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百六十一条规定,被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财产保全错误的,可以申请复议或者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复议或者异议,应当在收到申请或者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理由成立的,变更或者撤销原财产保全裁定。

请求解除保全:担保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除保全:

申请人撤回财产保全申请的; 人民法院准许申请人放弃财产保全的; 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财产保全的; 人民法院认为当事人提供的反担保足以担保被申请人利益的。

要求赔偿损失:如果人民法院在保全担保人财产时,超出了必要的限度,造成担保人损失的,担保人可以要求人民法院予以赔偿。根据我国《赔偿法》第二条规定,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此外,担保人在财产被保全时,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减免保全担保。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百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接受担保物并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时,应当考虑申请人胜诉的可能性,申请人胜诉可能性大,可以减少担保数额或者不要求担保。

案例分析

小张为其朋友小李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小李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本息,银行遂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小张的银行账户。法院审查后,裁定冻结小张账户内5万元资金。小张认为法院保全错误,申请复议。法院经审查,认为银行的保全申请及法院的保全裁定确有错误,遂作出复议裁定,撤销了原保全裁定。

在本案例中,小张作为担保人,其财产被错误保全后,及时行使了申请复议的权利,法院也依法进行了复议,并纠正了错误,维护了小张的合法权益。

结语

综上所述,担保人可以被保全财产,但应当遵循必要的法定程序,并遵循比例原则,不得超过请求保全的数额。同时,担保人在其财产被保全时,享有申请复议或异议、请求解除保全、要求赔偿损失等多项权益保障。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利于保障担保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