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函知识 > 常见问题

财产保全继保需要线索吗

财产保全继保,是否需要线索?

在司法实践中,财产保全继保是指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因故无法继续保全原保全财产,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行为。当当事人需要对新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时,是否需要提供新的线索,成为诉讼中各方关注的问题。

那么,财产保全继保需要线索吗?这个问题涉及到诉讼保全和执行保全两个方面,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解答这一问题。

诉讼保全继保需要线索吗?

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暂时冻结或者扣押等措施,以保证将来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经审查,认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开始进行财产保全。

由此可见,诉讼保全的重点在于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财产的查找和控制,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只需要提供被申请人的财产线索,不需要提供新的财产线索。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原保全财产因故无法继续保全,当事人可以申请继保。根据《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继保,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担保物:

(一)原担保物折价或者拍卖后,不足以清偿担保债权,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其他财产继续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继保措施;

(二)人民法院对原担保物以外的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应当要求申请人补充担保或者提供新的担保物。

根据上述规定,诉讼保全继保需要新的财产线索。这是因为,继保的对象是新的财产,人民法院需要根据新的财产线索进行审查和控制。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新的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担保或者提供新的担保物。

执行保全继保需要线索吗?

执行保全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暂时冻结或者扣押等措施,以防止被执行人转移或者隐匿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以采取下列财产保全措施:

(一)冻结、划拨存款,冻结债务人在金融机构的全部或者部分存款或者其他资金;

(二)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财产或者其他财产性权益,包括房屋、车辆、土地使用权、股权、物权等;

(三)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四)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执行保全措施,需要查找和控制被执行人的财产,因此需要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如果被执行人隐匿或者转移财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或者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原保全财产因故无法继续保全,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该条规定:

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原保全财产因故无法继续保全,人民法院对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适用民事诉讼法和本规定关于财产保全的有关规定。

根据该条规定,执行保全继保也需要新的财产线索。这是因为,继保的对象是新的财产,人民法院需要根据新的财产线索进行查找和控制。如果人民法院无法找到新的财产,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的规定,责令被执行人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分析诉讼保全和执行保全继保中需要提供的线索。

案例:

甲公司与乙公司发生经济纠纷,甲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冻结了乙公司在A银行的100万元存款。随后,甲公司与乙公司达成和解协议,乙公司同意向甲公司支付50万元。甲公司收到款项后,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财产保全。但是,乙公司在A银行的存款只剩下50万元。甲公司认为该存款不足以清偿担保债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对乙公司其他财产采取继保措施。

诉讼保全继保:

在本案中,甲公司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供乙公司其他财产的线索,例如乙公司在B银行的存款、乙公司名下的房屋或者车辆等。人民法院将根据甲公司提供的线索,审查乙公司的其他财产是否可以作为担保物,并决定是否采取继保措施。

执行保全继保:

如果乙公司未履行和解协议,甲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发现,乙公司在A银行的存款已被提取,无法冻结。甲公司向人民法院申请对乙公司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将根据甲公司提供的乙公司其他财产线索,审查决定是否采取保全措施。如果甲公司无法提供乙公司其他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乙公司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诉讼保全继保还是执行保全继保,都需要新的财产线索。这是因为,继保的对象是新的财产,人民法院需要根据新的财产线索进行审查、查找和控制。如果当事人或人民法院无法提供新的财产线索,可以采取补充担保、提供新的担保物或者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情况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