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函知识 > 行业资讯

合同履约保函

1. 定义

   - 合同履约保函是一种担保工具,由银行或担保机构出具。在商业合同中,应一方(通常是合同义务的承担者,如承包商、供应商等,即申请人)的请求,向另一方(通常是合同权利的享有者,如业主、采购商等,即受益人)做出的一种履约保证承诺。

2. 保函的主要内容

   - 基本信息

     - 包括申请人(被担保人)和受益人的名称、地址等详细信息,明确双方当事人的身份。

   - 保函金额

     - 明确规定了担保人在申请人违约时需要承担赔付责任的金额。这个金额通常与合同金额相关,一般是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例如5% - 10%等。

   - 有效期

     - 确定保函的生效日期和失效日期或者有效期限。例如,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履约保函的有效期可能从合同签订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一段时间(如30天)结束。

   - 担保责任范围

     - 详细说明在哪些情况下担保人需要承担责任。例如,在货物供应合同中,如果供应商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量、质量、交货时间等供应货物,担保人就要按照保函规定承担赔付责任;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如果承包商未能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未能按时竣工等,担保人将承担相应责任。

   - 索赔条款

     - 包括受益人索赔需要遵循的程序,如提交索赔通知的形式(书面形式,可能有特定的格式要求)、时间要求(例如在发现违约情况后的一定工作日内)以及需要提供的证明文件(如表明申请人违约的检验报告、合同履行情况的记录等)等内容。

3. 作用

   - 对受益人

     - 保障权益:确保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申请人未能履行合同义务,受益人能够得到经济上的补偿。例如,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如果承包商中途停工或者工程质量严重不符合要求,业主可以依据合同履约保函向担保人索赔,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

     - 降低风险:在商业交易中,受益人面临着对方不履行合同的风险,合同履约保函可以将这种风险转移给担保人,降低自身的商业风险。

   - 对申请人

     - 增强信誉:提供合同履约保函有助于增强申请人在商业活动中的信誉度。表明自己有履行合同的决心和能力,从而更容易获得合同项目或者商业机会。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人提供履约保函可以让招标人更加信任其有能力完成项目,提高中标几率。

     - 促进交易:在一些复杂或者金额较大的商业交易中,合同履约保函可以作为一种信用增强手段,促进交易的达成。因为它可以消除对方对于合同履行的担忧,使得双方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业务合作。

4. 办理流程

   - 申请人申请

     - 申请人向银行或担保机构提出开具合同履约保函的申请。提交相关资料,如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合同副本、财务报表等,以便担保方对申请人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和信用情况进行评估。

   - 担保方审核

     - 银行或担保机构对申请人的资质、信用、财务状况以及合同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核。评估项目的风险程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开具保函以及确定保函的金额、费率等。审核过程中可能会对申请人进行实地调查或者要求补充资料。

   - 签订协议

     - 如果审核通过,申请人与担保方签订合同履约保函相关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保函金额、有效期、手续费及支付方式、担保责任、索赔条款等内容。

   - 出具保函

     - 担保方根据协议内容出具合同履约保函,并将保函提交给受益人。保函可以以纸质形式或者电子形式提供,具体形式根据双方约定和实际业务需求确定。